【编者按】日前,针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用来上网,五成大学生忙于社团活动以及和朋友出去玩,不到一成大学生选择谈恋爱,还有两成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写照是“无所事事、睡大觉”。这一调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难道大学生的课外时间真的是多到不知如何“打发”吗?为此,记者在南国校园里做了一次调查。 在南国,无论是在图书馆潜心学习还是参加课外文化活动,学子们都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课余时间。现在就随笔者的步伐走进他们的课余时间吧! ![]() 记者发起的一项调查:课外时间怎么花? 学习达人(51.6%)vs社团狂人(36.6%) “我加入了两个学生组织,课后都忙着开会、工作,根本没时间学习。”穿着一身正装赶着去开全体大会的大一学生李同学说。数据显示,35%的新生加入了至少1个学生组织,50%的新生加入了2个学生组织,有5%的同学甚至加入了3个学生组织。 据了解,纸质藏书60万册、2012年期刊近600种,共有阅览座位732个。在多次走访图书馆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在图书馆自习的主要是高年级学生。部分大一学生进了图书馆只是在书架间“游走”片刻便离开,在图书馆里学习的大一学生并不是很多。其原因主要是大一的学习任务暂时还没那么繁重,还未完全脱离老师时刻监督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观念不强,另外,在学习与社团之间也未能很好地分配时间。 ![]() 图书馆里有你的身影吗?(资料图片) 课外学习对大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宽视野具有重要意义。课外学习是竞争中获胜的筹码。而参加学生组织和校园活动能够锻炼同学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培养其交际能力,这些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学校组织和社团的原因。曾获得“天俊杯”营销实战大赛白金奖的2008级市场营销全英班的刘舒婷,在采访中说:“我曾参加或组织过许多校园活动,但在为工作和活动忙碌时,我始终记得作为一名学生,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在专业成绩排名中,她名列第一,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大学不要“宅” 实践强手 学院与沃尔玛等企业公司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将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学院还派出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参加每年的广交会,让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另外,调查发现,很多同学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兼职,在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也提前接触社会积累经验。 ![]() 学生参加广交会(资料图片) 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做好事”、“三下乡志愿活动”等志愿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数据显示,80%的同学参加过社会实践。经济系团委社会实践部的洪敏萍,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曾参加组织过老人院、残幼院探访活动和无偿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她说:“参加爱心活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体现了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并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 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资料图片) 课后的校园也经常能看到背着瑜伽垫、吉他或者身穿跆拳道服的学生行走在校道上,话剧社、动漫协会、化妆协会等协会招新现场也很火爆。但也有同学表示:“带着学东西的上进心参加社团,这很难得。但如果只是随大流入社,或者中途放弃,这样费时费力的事情大可不必勉强自己。” “宅”一族 相比参加户外活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喜欢“窝”在宿舍不愿出门的“宅男”、“宅女”。数据显示,除去睡觉时间,有占76.6%的同学每天呆在宿舍4小时以上,而其中,63.3%的同学选择了上网刷微博、看电视、聊天、玩游戏,打扑克牌、玩UNO等也成了宿舍必备娱乐项目;只有33%的同学选择了伏案看书。“在‘三次元’(现实生活)经历了太多失望,所以更喜欢在‘二次元’(虚拟生活)中寻求安慰,”自称“二次元生物”的“无敌宅女”方雯婉同学这样告诉记者。她还说道,在当下信息爆炸、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的年代,通讯信息覆盖面越来越广,一个电话一条信息的便利问候让人越来越没有外出和人际交往的冲动了。 ![]() “宅”?No!(资料图片) 对于“宅”文化现象,管理系辅导员翁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个人是不赞成‘宅’一族固步自封的生活方式的,禁锢自己、沉溺在网络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学们应在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多参加各类的社团活动,或者各种比赛,去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也可以去图书馆给自己充电。课余时间其实是很宝贵的,在校的同学有必要规划好、利用好。” 5120分钟,每分钟精彩 据调查,有近65%同学制定了计划来安排充裕的课余时间,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生活呈现出多样化,但学习仍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自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据统计,以每周20节课每节课,80分钟计算,每周上课1600分钟,除去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学生每周大概有5120分钟的课余时间。在采访中,学生处处长杨林提到,为培养“双高”“两强”“三型”人才,学院只把一部分时间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自己安排,旨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规划、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他还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我希望,同学们能走出去,积极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去,张扬个性,展示特长,追求别样的青春和精彩;而静下来又能认真读书思考、刻苦钻研;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记者 卜秋婵) |
时间:Apr 25, 2012 2:14:00 PM
录入者:魏晖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