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雪晴 周谱兴)4月17日下午,我院在教学楼C栋楼下举行紧急疏散演练动员大会。
会上,党委书记黎冬以“重视”、“安全”、“有效”三个关键词对本次演练进行动员。他强调,这次紧急疏散演练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在演练中学会如何互助与互救。此外,黎冬还提醒同学们要认真阅读安全须知,并且按照指定路线有序撤离。
保卫处处长黄桂森对此次演练的相关事项作了说明。
据悉,本次紧急疏散演练将于4月19日中午12时20分在学生公寓1--8栋开展,全体学生参加演练。同学们听到学院广播站播放的《紧急疏散号》后,应保持镇静,立即锁好门窗迅速撤离宿舍。同学们撤离到安全地点后,找到所在班级集合,以便老师清点人数。演练结束后,同学们按秩序离开集结点。
相关知识:
一、在学校公共场所时发生地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慌乱地涌向出口,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在发生地震时候,不要马上往外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桌子下面。待地震过后,再向室外转移。在室外操场等地,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二、如果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食堂、浴池等地方着火时,可采取以下方式逃生: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和手帕捂住嘴和鼻,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2、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衣物、棉被、窗帘、毛毯、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如果走廊和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和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延长时间的目的。
4、多层楼着火逃生法。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但一端紧系在牢固的物体上,及门窗和其它重物上,在顺着绳索滑下。
5、被迫跳楼逃生法。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被子、褥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向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时间:Apr 18, 2012 4:26:00 PM
录入者:魏晖晖